新聞資訊
News center新聞資訊
News center發(fa)布者: 綠(lv)州 時間:2021/1/17 10:23:15
聚氨酯(zhi)機械發泡工藝條件(jian)主要(yao)包括(kuo)以下(xia)幾(ji)方面:原料溫度(du);材料溫度(du);環境溫度(du);混合要(yao)求;澆注(zhu)量(liang)等(deng)。
料溫:21-25℃之間某一值,最佳值隨發泡原料體系而異,141b體系常用23℃左右。
環境溫度:20-40℃之間,最好固定在30-40℃之間某一值。
溫度偏低:起發慢(man),熟(shu)化慢(man),發泡倍率(lv)降低,易造成填充(chong)不(bu)滿(man)、剪切線現象、粘結不(bu)牢(脫(tuo)膽)、密(mi)度分布不(bu)勻等異常。同時泡沫(mo)表面(mian)出現較厚的皮(pi)層;
溫度偏高:泡沫內(nei)部易出現大孔;泡沫強度降低(di);總體發泡倍率因凝(ning)膠過快而降低(di);膨脹應力(li)大易造成變形等。
原料溫度的波動還可能造成異氰酸酯/多元醇(chun)的(de)輸出比例變化。
混合要求(qiu)——高壓發泡法。
由于硬質PU泡沫的泡孔直徑和閉孔率有嚴格的要求(通常孔徑0.2-0.5mm,閉孔率90%以上)。因此,目(mu)前(qian)最佳的發泡方法是高壓發泡法。
經驗表明,通常高壓發泡法,異氰酸酯/多元醇兩組分的合適的輸出壓力,一般在10~15Mpa之(zhi)內。最值(zhi)數值(zhi)隨不同(tong)的原料體系(xi)有所(suo)變化。
注料量:通常采用適當過填充率,即一次注射混合料的發泡體積稍大于模腔的容積。但過高的填充率易造成漏料,以及制品變形。